医疗器械无菌洁净室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
医疗器械无菌洁净室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
无菌医疗器械在无特殊规定时,通常要求温度在法规标准检测18~28 C,湿度在45%~65%,企业一般都可以控制在要求内。如在动态监测中发现达不到要求,可能是室内有产热大的仪器设备。
医疗器械无菌洁净室风量、换气次数、静压差:
在洁净室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换气次数由该室的送风量决定,而静压差取决于房间的送风量与回风量、排风量的差值。系统总送风量、新风量、总排风量和对外压差可以通过调整风机频率转速或总阀门开启度来实现,各房间的风量和压力则可通过调整分支管路阀门开度来实现。
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在通过调节支管风阀对某间换气次数不合格洁净室进行送风量调节时,往往会使同一洁净区其余的洁净室送风量改变,即打乱了整个洁净区的风量分配,从而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另外还常遇到换气次数合格而压差不合格,这种情形在二更最常见。主要原因在于护围结构气密性较差和回风口栅格不易调节。
洁净室的动态监测中,人员流动、新风量不足及房门开启频繁是各洁净室间压差变化的主要原因 , 如果洁净室与大气之间或不同级别洁净室间静态压差处于临界状态,动态下检测很可能由于人员流动,新风量补充不够而造成压差达不到要求。
医疗器械无菌洁净室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
测试条件如不能满足规定的环境参数 ( 温湿度、风速、换气次数、静压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 要求,关键项
目悬浮粒子、浮游菌或沉降菌的测试结果应视为无效。由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换气次数、静压差共同构成了洁净室的微气候,是洁净室维护正常与否的重要指征,可将关键工序关键项目测试修订为关键工序全性能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监测生产洁净室,为确保洁净室性能监测的数据科学性、准确性,测试部门在进行关键项目悬浮粒子、微生物测试时,应同时进行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静压差等前提条件的测试。
医药洁净室与无菌医疗器械的洁净室设计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换气次数、静压差项目上的检测标准均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来执行,药厂洁净室的设计出现问题对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温度
洁净室夏季室温超过设计范围的原因,多是由于开始确定的各洁净室的空调送风量即换气次数时只注重满足洁净度指标,忽视了对各洁净室热平衡的校核计算。因此在生产洁净室的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洁净室的空调送风参数进行实时修正,保证各个季节生产洁净室的温度都维持18~28 C。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影响产品生产工艺及细菌的繁殖条件,还能引发由生产操作人员舒适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送风量、换气次数
医疗器械净化工程-无菌洁净室工程设计阶段对送风量的确定,首先要满足相应洁净度级别的换气次数要求,同时还要通过热、湿负荷校核来进一步确定风量,在此基础上对高效过滤器进行选用。过滤器的处理风量应小于或等于额定风量,设置在同一洁净区内的高效(亚高效、超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效率宜接近。
通常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以下3项中的更大值: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向洁净室内供给的新鲜空气量。而新鲜空气量应取下列2项中的更大值:补偿室内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新鲜空气量之和;保证供给洁净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对某一个特定的洁净工程而言,换气次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特别是洁净要求较低的,有时换气次数取决于室内排热量。一般根据室内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发尘量( 或工作人员的发尘量乘以一个系数) 计算出一个换气次数,两者取大者即可,有时为了保险起见,可以乘以一个使用系数,计算得出换气次数。
尘埃粒子悬浮粒子和微生物主要影响产品质量,造成交叉感染等,洁净室的尘、菌来源于室外空气的占 80%~90%,在其余因素即人、围护结构等方面, 来源于人的又占80%~90%。
可见, 除了室外空气带来的尘、菌外,人员是使洁净室产生尘粒的主要原因。测试数据表明了人员动作幅度、走动的快慢产尘量都不同。
洁净室操作人员的动作应轻缓、平稳,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动作,特别是快速走动等下肢动作更应避免,这样才能减少洁净室的产尘量。选择洁净服因材质及式样不同,产尘量有很大的区别。应首选连体式、致密尼龙稠洁净服,这种洁净服比其它几种洁净服的产尘量要少。洁净室设计采用环氧树脂自流平涂地面、金属彩钢壁板比采用其它几种建筑材料产生的尘埃数少。
因此,从人员控制、厂房设计两方面考虑,可以降低洁净室中尘埃粒子的数量。
除上述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来防止微粒污染洁净室,空气净化处理的方法如控制室内的压力,可以有效阻止室外污染入侵室内或防止室内污染逸出室外。并用合理的气流组织有效排除室内发生的污染。这几种途径又均与净化系统的风量(风速) 或换气次数有关。洁净室是一个对换气次数、静压差、温度、湿度、照度等都有要求的综合体。